返回網站

分享台大護理系 ~張皓媛老師的美好文章

· 訪客瀏覽文章

分享台大護理系 ~張皓媛老師的美好文章

謝謝 張皓媛 老師這麼長的文章回饋。一想到皓媛老師願意花那麼多寶貴時間,寫出這麼精彩又動人的文章,就非常感動和開心。而且皓媛老師去年來過,今年又特別再來,持續精進,也同時持續成長 ,這樣的自我精進, 皓媛老師是怎麼做到的?尤其看到皓媛老師課後再次遇到和孩子同樣的情況 ,皓媛老師的內在轉為輕鬆,這個歷程非常動人 ,那個輕鬆 皓媛老師是怎麼發生的呢?真美好。

broken image

去年上了輝誠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,感受到一種力量,難以言喻,但可以讓人生變的美好,先把自己變好,然後周圍的人也會變好。我記得當時輝誠老師說,重點是愛與連結,改變只是副產品。

薩提爾的冰山理論,看起來好像蠻清晰,分了很多層,但實際上運用在生活,或處理臨床問題,或與學生互動,感覺又好像到某一層我就會卡住,這也促使我報名了第二次的工作坊。

第二次上課,感覺有再打通一些些觀點,我試著把我的理解寫下來:

冰山有很多層,從事件中去察覺與看見很多事情,我理解了很多事情我們常常只看到表面的【事件】與【應對姿態】。

要去察覺自己的【感受】,先在感受上工作:感受自己的感受、接納自己的感受、同時察覺他人的感受。

察覺哪些話語是【觀點】、【期望】,避開只在觀點上交流,也避免只強加/傳遞期望

【表達我、好奇你】

表達我之後,核對對方(如:我這樣說完後,你有什麼想法(感受)嗎?你會不會有壓力嗎? 你會有困難嗎?),再傾聽對方,給對方價值。

【好奇一個人】

玫O老師說,自從去年上完工作坊,她回到家就會跟孩子說: 我好想你喔,我看到你就開心。

我跟孩子的互動是親密(像是抱抱,說我愛你),但通常沒有這麼甜蜜的對話,可能跟我的原生家庭有關,我的母親也是會抱我們,跟我們說我愛你,也有很多的期待與規則。

就冰山的角度,跟孩子可以說以下的話語:

感受:今天過得好嗎?今天心情怎麼樣?

觀點:今天有什麼好收穫嗎?有什麼壞事發生嗎?

期待: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忙的地方嗎?

當這樣問時,孩子會感覺到爸媽的【渴望】是在關心他

無論發生什麼事,爸爸媽媽都愛你。

----

上課到這裡,我想到我最近生活中的一個難題,我知道我要愛我的孩子,可是我常常都好累喔,還沒辦法聽完孩子講話,我就快睡著了,理智上覺得孩子想跟我說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,但是我真的好累好累 (這一段問題打完之後,還好有課程休息10分鐘,這10分鐘裡我偷偷哭了一場,心裡覺得好酸,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...)

上課時,輝誠老師點醒了我,原來,【期望】與【渴望】不一樣。

當無法滿足期待時,告訴他我的界線,並且關心他的感受,也表達我的渴望。

OO,媽媽很累沒辦法繼續聽你說話,你會失落嗎?

媽媽知道你很失落,那你覺得我愛你嗎? 我很愛你。

從這個練習中,我知道了【期望】與【渴望】不一樣

最重要的是在【渴望】上做連結(真心的關心一個人)

當晚,課後我還開了一個兩小時的理監事會議,回到家依舊是很累,但是我的心情好輕鬆,也跟孩子們相處得很好,我也跟他們說,我愛你。

-----

另一個收穫,還沒有想得很透徹,與個案諮詢時,我們可以從【應對姿態】與【感受】切入,進行對話迴圈。

實際做法是,先問他做了什麼,然後問另一方又做了什麼,然後她的感受呢? 接著再問那他又做了什麼,問到一個卡住的點時,再繼續往下帶到更深層的對話(以下就有點難掌握了,但我有看到輝誠老師一直在帶著我們做練習,我想我自己也要遇到類似情境才能打通吧,我們繼續一起互相打氣加油

)

----

想說的其實很多,像過程中示範老師們的慷慨分享,還有明顯的轉變,都是美好。

還要感謝 Ito Chao 老師與教發中心的軍師們舉辦一系列的活動, 張輝誠 老師的不斷精進與傾囊相授,不只薩提爾,還有學思達,都收穫良多,真的很感恩

把電充飽飽,朝向善意循環出發